

5月11日,“点点同行,乡乡同兴——AI点亮乡村振兴”公益行动启动仪式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举行。本次公益行动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、强师工程办公室及点富科技、灵均投资联合发起,奥运冠军张雨霏担任公益大使,旨在携手全国832个脱贫县,以AI名片为载体,以AI技术为桥梁纽带,为乡村链接各领域顶尖资源,全力打造县域特色产业振兴示范样本,积极构建县域智能化发展新范式,助力乡村振兴。
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守军在启动仪式上致辞。他指出,立足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需求,北京师范大学主动担当作为。近年来,学校提出“强师工程”,聚焦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师队伍建设,实施“优师计划”“启航计划”“教师能力素质提升计划”等六大计划,为乡村振兴培育教育“火种”,在这一过程中,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鼎力支持。“AI点亮乡村振兴”公益行动的开展,是北京师范大学持续推动教育资源赋能基层、赋能乡村的创新实践。
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主任夏泽瀚(Shahbaz Khan)对本次公益行动给予高度肯定。他指出,中国政府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努力成果斐然,以科技赋能公益事业的远见卓识,不仅令人钦佩,更具有变革意义。这种将科技进步与以人为本发展相结合的模式,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4(SDG4)、促进全球教育公平的使命高度契合。他表示,通过将人工智能引入乡村课堂,不仅是在更新教学工具,更是在重新定义乡村教育的无限可能。公平与创新不仅是美好理想,更是构建一个每一个村庄繁荣、每一个孩子梦想、每一种文化延续的世界的坚实基石。
北京师范大学优师基金联席理事长、点富科技创始人、灵均投资董事长蔡枚杰表示,国家战略指明了前进的方向,人工智能可以是造福人类的国际公共产品,要坚持自立自强、突出应用导向,全面推进人工智能科技创新、产业发展和赋能应用。点富科技作为一家新创立的人工智能企业,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专家智能体平台,全方位满足用户生活与工作的核心需求,推动专业价值惠及亿万大众,“点点名片”是其在AI领域的初步尝试。她希望未来每一个普通人,都能7*24小时拥有各类顶级专家的智慧陪伴和超级工具的高效助力。
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、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萧放在致辞中指出,乡村是千百年来华夏文明的家园,是中国人心灵的故园,无论城市如何发展,乡村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不可取代的永恒意义与重大价值,这也是本次公益活动的深远意义所在。
北京师范大学2025届“优师计划”毕业生代表李若雨表示,首届“优师计划”师范生即将毕业,他们将带着总书记“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”的殷殷嘱托,奔赴中西部县域基础教育一线工作。未来,一批批优师学子将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注入磅礴力量。
启动仪式上,王守军为张雨霏颁发“AI点亮乡村振兴”公益大使证书。
张雨霏表示,乡村振兴是场耐力跑,需要持之以恒的投入。希望通过科技的力量和公益的初心,共同点亮祖国各地更多的美丽乡村。AI名片就像一只小小的萤火虫,它能让藏在乡村的宝藏被世界看见,把青山绿水连接到更大的舞台。她说:“AI技术不再是冷冰冰的代码,而是温暖的纽带。让我们一起用AI技术化作星星之火,将北师大的教育光芒以及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怀汇聚成星河,让每一份努力都有回响,让每一个梦想都被看见,让科技为乡村振兴助力。”
首批参与本次公益行动的北川羌族自治县代表、四川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羌绣传承人陈云珍,向张雨霏赠送了来自大山的非遗礼物。她表示:“40多年来我一直在为把羌绣打造成一张闪亮的名片而努力。今天,这张AI名片让这一切成为了可能。AI技术打破了时间、空间和行业的界限,让羌绣走出大山、迈向全国、走向世界,更为我们山区脱贫致富建立起一座金色的桥梁!”
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、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,民盟北京市委原常务副主委朱尔澄,国家能源集团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任建华,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执行副理事长刘文奎,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校长李晓辉,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芦咏莉,以及来自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、重庆石柱县等832个脱贫县代表,国央企、公益机构、学校相关部门及师生代表出席本次活动。